学习指南
当前位置:首页 - 弟子规读书会课程复讲
 
 
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39集课程复讲

张春宝学长

  
  1.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仁德?可从哪些角度看出?
亲近仁德之人,要看他是否能处处为人着想,时时利益他人和社会。
第一:存心仁厚,处处谦卑的为人态度。  杨老师买香蕉的故事,孔夫子说自己一生是述而不作的故事。
第二:以身作则。 做到才说是圣人,说了做到是贤人,会说不做是骗人。李炳南老师的故事。

   2.怎样理解“师志如己志”?
我们以圣人为师,是要身体力行,才是真弟子。随顺圣贤的教诲才是学生。真干要像
李老师那样:“未改心肠热,全怜暗路人,但能光照远,不惜自焚身“,要让圣贤的
教诲代代相传。开万世之太平。

3.为什么现在的社会是“流俗众、仁者希”?
  对贤的教诲已经失传了几代了,因此会流俗众,仁者稀。我们有幸听闻,就要去做,
期许自己带动家庭,团体,让仁者逐渐增多,家庭和睦,社会安定,国家富强。

4.怎么做到“亲仁”?
 天天阅读圣贤书,反省过失,以法不依人,要以义不以语。以了义不以不了义。学一
句,做一句。与志同道合的人相聚一起,相互学习,就象弟子规读书网一样。

5.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哪三个字?如何落实?
天天与人相处,都要以君亲师来观照自己,会有较快进步。
君:以身作则,领导大家一起做事。
亲:关怀爱护他人,对家人不能宠。宠则有害无益。例一位父亲养六个儿子的故事。
师:能以身教导。能让人用到实际生活中去。

   6.为什么现在的家长觉得孩子教不好?

因为只有亲,没有做到君,师。缺少敏感度,没有原则,教儿教女先教己,自己没受到
这方面的教育,又怎能教育孩子呢?都是我们自己做错了,表演错了,养成孩子的坏习惯,外面的诱惑这么多内心又没道德的要基,当然孩子就教不好了。

7.《诗经》中的“关雎”是在谈五伦中的哪一伦?如何理解?
用鸟来规劝我们要夫妻相和,白头到老,这又要我们自己能做君子,选妻能选贤,
下一代就会能利益社会,利益众生,都能知恩报恩。就会国泰民安,风调雨顺。


 
 
感恩学长的分享!
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
   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   

返回  

 
 

弟子规线装书

蔡礼旭老师主讲细讲弟子规  弟子规力行表在线测试  背诵弟子规联系考试测试题  

深圳弟子规公益网  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